創新,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一系列稅收支持政策,為東北企業創新增信心鼓實勁
創新強不強,看看“專利墻”。
近日,記者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采訪時發現,有著深厚工業根基的東北企業,都有一面“專利墻”。跟以前相比,記者采訪的多家企業近年來“專利墻”越來越長,專利“含金量”越來越高。
科技創新既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要“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對于東北地區而言,科技創新被賦予了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振興東北的雙重使命,而一系列稅收支持政策,為東北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企業向新而“進”,持續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提供助力。
傳統產業“脫胎換骨”
——沈陽遠大:為現代建筑穿上高科技“外衣”
在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四個橢圓形宛如橄欖球的透明塔樓通過空中廊橋巧妙連接,一座極具未來感的建筑“天際線”正在拔地而起。遠在1700公里外的沈陽遠大鋁業工程有限公司,正是這座超未來感建筑的“扮靚者”,在行業內素有“世界幕墻看遠大”的美譽。“我們成功中標并承擔了項目難度最大的T3和T4塔樓2萬多塊幕墻的安裝任務,總面積高達3萬平方米,項目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大量運用了智能化技術。”遠大鋁業技術總監孟迪說。
孟迪告訴記者,“扮靚”一座建筑看起來簡單,實際上需要突破很多技術難題。除了常見的隔音、降噪、抗震、防水等基礎技術需求外,還需要解決非常規造型幕墻帶給人的各種不適感。換句話說,遠大鋁業的創新價值,就是把建筑設計師的藍圖變為現實。每個建筑的結構不一樣、造型不一樣、用材不一樣,所要突破的技術難點也不一樣,需要從力學、工學、材料學等不同學科進行交叉研究。“我們的研發,往往是從接到訂單的那一刻才開始的,這需要以往的技術積累,更需要根據客戶需求大膽創新。”孟迪說。
從承建北京2008年奧運主場館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國家體育場“鳥巢”,到繁華的浦江東岸陸家嘴“騰飛的東方巨龍”上海中心大廈、“歐洲第一高樓”俄羅斯聯邦大廈,再到“世界難度最大”的日本COCOON大廈,成立于1993年的遠大鋁業,依靠強大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成為我國首批建筑幕墻甲級設計和施工一級企業,也是ENR(中文名為《工程新聞記錄》,是全球工程建設領域權威的學術雜志)“國際工程設計企業225強”榜單全球唯一入選的幕墻企業,先后累計9次入選ENR“國際工程設計企業225強”,連續13年入選ENR“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
“在稅收鼓勵創新的政策支持下,我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讓建筑這個傳統行業創新活力持續迸發。”遠大鋁業財務總監王維龍說,目前,公司專門從事產品研發的專業技術團隊就已達400余人,僅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就達7000余萬元,這些投入全部可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正是基于對研發的高度重視,遠大鋁業先后獲得了1000多項專利,并榮獲了100次魯班獎,并且還獲得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在所有行業的碳排放中,建筑行業的碳排放占比達到了50%左右。建筑幕墻領域的研發,將為碳中和作出重要貢獻。”王維龍說。
同樣基于傳統工藝開展研發創新的,還有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從最初“一無圖紙、二無人員、三無技術”到多年持續自主研發,吉林化纖開創了我國碳纖維原絲規模化生產的先河。目前,吉林化纖是全球最大的人造絲、腈綸纖維、竹纖維生產基地,產品遠銷亞、歐、美、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們公司今年預計投入技術研發費用8000萬元,將繼續享受加計扣除優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碳纖維原絲板塊的負責人李凱說。
“對傳統產業企業來說,科技創新既是關鍵變量,也是最大增量。”國家稅務總局黑龍江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躍偉表示,在創新方面,一系列稅收優惠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數量眾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持,這是東北傳統企業轉化發展動能、搶占創新制高點、贏得競爭主動權的重要基礎。“稅收政策的精準實施與持續優化,能夠有效為新質生產力的孕育與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王躍偉說。
新興產業“強筋壯骨”
——微控飛輪:小小飛輪上“轉”出獨角獸
用電低谷期,多發的電怎么辦?當發電量大于用電量時,剩余的電力怎么辦?隨著東北地區大量綠電代替火電,又怎樣實現電網電壓的靈活調整?這些困擾電力行業的難題,東北地區首家制造業獨角獸企業——沈陽微控飛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給出了解決方案。
在微控飛輪生產車間,董事長張慶源向記者作了“科普”:飛輪儲能是一種新型儲能方式。在用電低峰時期,通過飛輪的高速旋轉,將電能轉化為動能儲存起來;到了用電高峰時,再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在這個過程中,飛輪轉動的靈敏度,直接決定了電能和動能轉化的靈敏度,進而影響電網電壓調節的靈敏度,可謂一環扣一環。
目前,微控飛輪儲能產品主要用于一次調頻、應急電源、電能質量管理、沖擊負荷平抑、大功率脈沖電源領域,在保障電力穩定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轉速是飛輪產品最核心的指標,微控飛輪每分鐘的轉速超4萬轉,國內同行每分鐘只有不到1萬轉,微控飛輪遙遙領先。”張慶源說。
微控飛輪成立于2018年3月,是磁懸浮飛輪儲能前沿技術裝備的研發制造企業。2023年,微控飛輪成為獨角獸企業,估值達76億元人民幣。依靠先進的飛輪儲能技術,微控飛輪構建了自主可控的科技創新體系和知識產權體系,建立了全國唯一量產磁懸浮儲能飛輪生產線。據張慶源介紹,微控飛輪已申請獲批國家專利90余項,成為全球領先的飛輪儲能領軍企業,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瑞士、巴西等國家,公司已經有近4000臺飛輪儲能設備安全運行達10萬小時。在中國化學與物理行業協會發布的2023中國儲能企業創新力排行榜中,微控飛輪位居飛輪領域榜首,其產品在市場占比達70%。
“真正搞研發創新的企業,能夠從多維度的稅收政策中感受到國家支持企業創新的態度和力度。”回顧攻克飛輪儲能技術的全過程,微控飛輪財務總監顧娜介紹,近年來,公司每年2000多萬元研發投入全部可以享受加計扣除優惠。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每年可按照15%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作為先進制造業企業,今年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優惠80多萬元;作為研發設備投入較大的企業,2019年以來獲得留抵退稅1000多萬元;作為軟件研發企業,今年10月底前還將獲得增值稅超稅負即征即退優惠2000多萬元。“我們今年研發投入將超過5000萬元,預計全年實現產值20億元,同比增長222.6%。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上,我們得到的稅收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顧娜說,微控飛輪“強筋壯骨”的同時,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今年上半年納稅超過1300萬元,新吸納員工119人。
在稅收支持下,除了獨角獸企業,一批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和雛鷹企業快速成長。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我國礦用車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國首批54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2013年—2024年連續12年入選“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享受各類稅費優惠9107萬元,有效地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作為制造業龍頭,我們將始終牢記國企責任,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今年上半年,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納稅5600多萬元,連續7年被評為納稅信用A級企業。
“科技型初創企業成群崛起,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風生水起,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異軍突起,夯實了東北科技創新的底色。”遼寧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許光烈告訴記者,面對東北振興的歷史機遇,一大批民營企業在改革浪潮中應運而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變圖強,創新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已經成為東北創新發展的主力軍。
未來產業“生肌長骨”
——新松機器人:“輕裝上陣”突破“卡脖子”技術
當記者驅車進入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廠區時,大門兩側“要時不我待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只爭朝夕突破‘卡脖子’問題”的紅色標語格外醒目。進入公司展廳,“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創新型企業”“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有關部委頒發的牌匾,不斷強化著記者對新松機器人的“科技感”。
在參觀展廳的過程中,記者對新松機器人公司的了解逐漸深入。作為國家機器人產業化基地,新松機器人公司創造了中國機器人發展史上百余項第一,產品出口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集成電路領域,為了打開卡在行業脖子上的枷鎖,新松機器人公司自從2005年起就開始布局半導體產業,于2023年成立了新松半導體公司。目前,新松半導體公司已經自主研發的真空機械手、真空傳輸系統和大氣機械手等十余大類、百余款產品,廣泛應用于半導體關鍵工藝環節,不僅成功打破了國外壟斷,而且實現了對美國日本供應商的全方位替代。
來到測試車間,各式各樣的潔凈機器人讓記者目不暇接。其中,一塊白色的小型直驅真空機械手,重復定位精度只有0.1毫米,并且能夠在重復的使用過程中,通過一系列高精度“算法”對產品運動軌跡、所在位置進行優化,進而實現動態糾偏。新松半導體產品經理隋智陽介紹,真空機器人主要用于在真空腔室內傳輸晶圓(制作硅半導體電路所用的硅晶片)。在一些特定的作業場景,需要極度清潔的環境,以防止塵埃顆粒污染半導體材料。
“我們之所以能取得這些創新成果,與兩個密切相關的因素有關。”新松半導體公司財務高級總監金哲介紹。作為一家先進制造業企業,新松半導體公司研發人員占比高達65%以上——這是確保研發成果能夠持續實現突破的關鍵。對于科技公司而言,沒有“人”的投入,很難有真正的創新成果產出。但是,“人”的投入需要大量資金。“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們一方面通過低利率融資解決資金需求,另一方面享受了大量稅收優惠,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金哲說。
金哲告訴記者,由于前期投入大,公司面臨不小的資金壓力。在稅收方面,公司符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條件,能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同時公司符合增值稅超稅負即征即退優惠的條件。“在稅負方面‘一身輕松’,是我們研發方面‘輕裝上陣’的前提。”金哲說。
得益于稅收方面的大力支持,東北地區還有一大批企業持續加大了研發力度,加速布局未來產業。作為東北地區唯一一家科創板首批上市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來,在光電領域積累了大量專利,并掌握多項國內、國際領先技術,研發了一系列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2023年,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投入達3000多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約24%,企業與東北林業大學聯合研發的火險多因子自動監測站,成功通過了小批量野外試驗,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成立于2015年的華錄云濤科技(大連)有限公司,瞄準無人機空中大數據采集和分析環節,研發出涵蓋空中數據采集、梳理、管理、服務、應用于一體的數據資源綜合服務與管理平臺,為客戶提供應急、生態資源普查等領域“巡檢+采集+分析+展示”的整體系統解決方案。“得益于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的支持,我們不斷提升大數據采集分析質效,進一步激活各類低空數據要素潛能、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同時,持續擴大生產規模,吸納人員就業,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公司負責人路新一說。
“近年來,一大批東北企業攻克了‘卡脖子’問題,核心技術優勢越來越明顯。”遼寧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大型盾構機、高檔數控機床等技術相繼突破且國際領先,展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創新圖景。現在,越來越多的東北企業正在主動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腳踏實地奮力攻堅,積極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必將為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出東北企業的智慧力量。(參與本文采訪調研的有:張剴 張磊 佟海艷 何爽 程麗華 鄭國勇 任恒君 王釗 韓松君 盧俊伊 趙陽 劉野 劉大川 執筆:張剴 張磊 佟海艷 韓松君 )
轉自:中國稅務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