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需求上升,光伏企業面臨發展新機遇
光伏出海勢頭足
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量再創新高。“1月至6月,我國光伏產業鏈各主要制造環節出口量均保持明顯增長。具體來看,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量分別增長34.5%、32.1%和19.7%。”日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公布了半年度最新光伏產品出口數據,“值得一提的是,1月至5月,硅片、電池片、組件月出口量同比均實現增長。6月,電池片和組件環節也保持了增長。”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將保持高增長態勢,對光伏產品需求將持續走高。而海外本土產能無法滿足市場所需,我國光伏企業迎來出海新機遇。
海外市場更加多元化
王勃華指出,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量繼續保持量增態勢的背后,是全球光伏市場需求走高。世界主要經濟體光伏發電裝機均實現較快增長。第一季度,美國、印度、巴西、德國、意大利、法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分別為11.8吉瓦、10吉瓦、4吉瓦、3.7吉瓦、1.72吉瓦和1.01吉瓦,同比增長79%、400%、20%、19%、64%和59%。
“分布地區方面,亞洲超過歐洲成為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第一大市場。而歐洲仍然是我國組件出口的最大市場,占我國組件總出口量的87%。”王勃華表示,這意味著我國光伏產品出口愈發呈現出去集中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由于亞洲市場和其他新興市場的快速崛起,歐洲占我國組件出口市場的份額從2023年同期的57.4%下降至42.5%。巴基斯坦成為我國上半年第二大組件出口市場,沙特阿拉伯市場增長也十分明顯。”王勃華給出以上數據。對此,正泰新能源董事長陸川認為,這同樣反映出我國光伏制造業競爭力強。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表示:“我們在美國、越南、馬來西亞都設有工廠。海外市場是我們重要的營收來源組成,占比可達到60%至70%。海外市場對我們的產品有需求,這是我們出海的重要因素。”
多家行業咨詢機構分析,中國在光伏領域顯現出了強大的制造能力。中國為全球光伏市場提供了大部分光伏產品。伍德麥肯茲舉例稱,比如在美國市場,中國光伏企業是美國進口組件的最大供應商。
海外需求將持續顯現
王勃華預計,在海外市場需求保持高速增長的背景下,我國光伏企業面臨出海新機遇。2024年,全球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有望達到390吉瓦至430吉瓦之間,維持高位。中國、美國、印度以及歐洲各國是重要市場,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也將維持迅猛發展。
國際能源署統計顯示,近年來,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對清潔能源投資逐漸加大。2023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是化石燃料投資的兩倍,全球對光伏技術的投資超過了2023年其他能源技術投資的總和。同時,全球光伏發電滲透率不斷增長,未來提升空間依舊巨大。2023年,全球光伏發電滲透率較2022年增長了1.35%,歐洲主要經濟體光伏發電滲透率均超過10%,發展潛力十足。
在外媒看來,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邁進,世界各國對光伏產品的需求持續顯現。而有些國家的本土產能無法滿足發展所需,就可能更歡迎中國的光伏產能。第三方分析機構集邦咨詢新能源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北美硅片產能仍較為短缺。美國硅片、電池片等中上游環節較為薄弱。
印度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印度政府提出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到50%”的目標,而光伏被視為發展的重中之重。但受光伏設備供應無法滿足需求增速、光伏產業供應鏈不健全、組件價格高企等影響,2023年,印度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僅為7.5吉瓦,同比下降44.1%。
路透社指出,中國光伏企業布局海外市場,將為全球光伏市場提供價格實惠的產品,進而推動當地光伏制造業的發展。據測算,到2025年,中國光伏企業在美國本土的組件產能將達到20吉瓦,滿足約一半的美國市場需求。
應大膽進行差異化布局
在我國光伏企業看來,出海不僅是由于全球光伏市場需求龐大,更是從自身發展作出的決策。陸川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了我國光伏企業出海的必要性。“考慮到歐盟對相關產品碳關稅、碳足跡的要求。產能布局位置、產品運輸半徑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碳關稅的征收。”
在上述背景下,今年以來,多家國內光伏企業宣布在北美、中東等地建廠。隨著我國光伏企業海外布局范圍逐漸擴大,業內預計我國光伏產業出海將進入新階段。
王勃華指出,此前,我國光伏企業海外布局多位于東南亞,隨著全球光伏產業發展形勢發生變化,我國光伏企業要考慮調整全球產業布局。
為此,王勃華建議可進行分散布局,除傳統海外布局地點外,可關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同時考慮產業鏈合作出海,以及多樣化投資,包括海外資本合資、技術授權和品牌授權等,實現有策略的出海。
陸川提出了同樣的看法:“海外產能要更大膽地去布局。在關稅增加的背景下,考慮到當前在東南亞產能比較集中,中國光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可以做一些差異化的布局,去考慮更市場化、更中立的一些國別,選擇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同時這樣的布局也可以兼顧到歐洲需求。”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總裁莊巖稱,面對全球化市場和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企業不僅要熟悉國際貿易規則、相關法律法規、國際市場變化等,同時要提升自身的研發、創新和服務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共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董梓童)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